21歲時,她滿懷對教育事業(yè)的渴望,走上了教學崗位,在農(nóng)村小學一待就是33年,33個春秋的教育生涯,她心中始終懷揣著對“三尺講臺”的熱愛與執(zhí)著,用堅守詮釋著對農(nóng)村孩子的摯愛之情,她將青春與汗水揮灑在農(nóng)村教育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為農(nóng)村孩子撐起一片天,她就是魏縣東代固聯(lián)小教師趙衛(wèi)華。
“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農(nóng)村孩子沒人教,學不到知識!”
1983年2月,21歲的美麗姑娘趙衛(wèi)華高中畢業(yè)后,在魏縣牙里鎮(zhèn)后大堡小學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剛上班,她一個人帶著一個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復式班,教學工作任務繁重,她每天都是從早忙到晚,但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教學能力,她從微薄的工資里擠出錢買教學書籍,邊教學邊自學。她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動一點一點地感化著每一個上學的農(nóng)村孩子。
1984年10月的一天,天空下著大雨,班上一個三年級的女孩沒來學校上課,放學后,她沒有回家,而是淋著大雨去了女孩子的家里。渾身泥水趕到女孩家中時,了解到女孩父母沒錢讓孩子上學時,她當場就對女孩的父母表態(tài),孩子的學費她來交。
回家后,經(jīng)過雨水“沖洗”的她發(fā)起了高燒,丈夫聽了她講述的事情原委后,在加上學校破舊不堪,教學任務艱巨,收入微薄,趙衛(wèi)華的丈夫曾勸她放棄這份工作。
經(jīng)過思考后,她選擇了堅守。“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農(nóng)村孩子沒人教,學不到知識!”她目光堅定地說,每當看到農(nóng)村孩子對知識渴望的眼睛,她教學的信念就更加堅定。她說,當時最大的愿望就是看著農(nóng)村孩子們有出息,憑著他們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學,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后來,她從自己每月20多塊錢的工資里拿出10元錢,給孩子交了學費,還買了新書包和文具,女孩的母親對她激動地說道:“你真是個好老師,孩子交到你手里,俺放心!”
“我愛我的丈夫,但是我更愛我的學生,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
經(jīng)過努力學習,她考上了民師中專,1992年,順利轉為了公辦教師。1995年,面對能夠調入縣城小學教學的機會,她選擇調入了東代固一所農(nóng)村小學。每天早晨7點,提前一個小時她就來到學校,打開教室的房門,迎接學生的到來。然后,在班級里輔導學生晨讀。
2013年3月的一天,她正在學校上課,突然,有人跑到學校喊她:“趙老師快回去吧,你家老公出事了。”她感覺情況不好,放下粉筆,趕回家中,看到救護車已經(jīng)停在家門口,醫(yī)生正在抬著他的丈夫上車,她急忙坐上車,救護車向醫(yī)院疾馳而去。醫(yī)生經(jīng)過檢查診斷,確診她的丈夫突發(fā)腦溢血,緊急搶救,從死亡邊沿救了回來,保住了性命,但留下了偏癱的后遺癥。
她丈夫在醫(yī)院住院治療時,她上完課就騎著電車到醫(yī)院,為丈夫看輸液的吊瓶,讓丈夫吃過飯后,她就匆忙忙趕回學校。由于對丈夫照顧的不周到,住院期間,他的丈夫摔傷導致骨折,無法行動。在醫(yī)院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出院后,她丈夫還是不能站立行走,只能坐在輪椅上。
鎮(zhèn)中心校和學校領導了解到她的情況后,專門找她進行了座談,對她的工作可以給予照顧,調整一下工作崗位。她謝絕了領導的安排,執(zhí)意要和其他教師一樣堅持在教學一線。她說道“我愛我的丈夫,但是我更愛我的學生,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我會克服家庭困難的!”
就這樣,照顧丈夫的重擔就落在她的身上。為此,她每天早上6點鐘就起床,給丈夫穿衣服、洗臉,在家里早早地吃過早飯后,把丈夫背上電三輪車,裝上輪椅,從家出發(fā)來到學校,把丈夫安頓好后,7點鐘準時走進教室,開始一上午的教學工作。中午下學后,她在學校里為丈夫做飯、喂飯,捶背按摩,等丈夫休息后,自己才吃上一口涼飯,下午放學后把愛人再背上三輪車,拉著丈夫回家。
她一邊照顧著丈夫,還承擔著學校繁忙的教學工作,擔任著班主任,任教語文、品德與社會、美術和體育課程。為了給學生上好課,她每天深夜,等丈夫睡覺后,她在燈光下認真的備課。照顧丈夫期間,從沒有請過一次假,耽誤過學生一節(jié)課。由于教學認真,她所任教的班級,每次在全鎮(zhèn)學校的抽統(tǒng)考中,成績名列前茅。
“我只顧著教好學生了,對他付出的少,照顧的不周到,我這輩子對不起他!”她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悲痛,大聲哭了起來。2013年9月21日,她的丈夫犯病,病情十分嚴重,這次,學校專門讓老師替她上課,讓她好好照顧丈夫??墒牵?月23日,她的丈夫離開了人世。這一天是她一生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是一生的傷痛。
“趙衛(wèi)華老師舍小家顧大家,對教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對學生無私付出,默默奉獻教育,用堅守詮釋著對農(nóng)村孩子的愛。”東代固鎮(zhèn)聯(lián)小校長王更立說。
“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教學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學生負責!”
和城里的孩子不同,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有的甚至要兩三年才能回一次家,孩子大都由爺爺、奶奶照顧,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她深知這些孩子的孤獨,最缺的就是父母的關愛。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她每周都會到留守學生的家里進行家訪,并與學生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電話溝通交流,征求家長對孩子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留守學生的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學生交給我了,我不僅要負起老師的責任,還要當好父母教育孩子的責任!”她說道,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教學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學生負責!
2009年,班上的一個叫小敏的女孩,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小敏跟著奶奶生活性格內向,變得不愛說話,學習也不上進。她了解到為了給小敏母親看病,家里花費了一大筆錢,讓這個本來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她看著這個可憐的孩子,心里滿是酸楚和同情,于是她在小敏身上傾注了更多的心血,每學期給小敏買新衣服穿,給她買一些文具,還每周到家里給小敏輔導作業(yè)、洗衣服,整理家務,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小敏特殊的幫助。經(jīng)過一學期的努力,小敏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小敏的臉上終于出現(xiàn)了久違的笑容。
后來,小敏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趙老師給了我很多關心和幫助,讓我感受到了媽媽般的溫暖,長大后,我也要像趙老師一樣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趙衛(wèi)華今年已經(jīng)54歲了,馬上面臨退休。但談起教學工作,她的工作勁頭仍然十足。“教育事業(yè)是我這輩子最喜歡干的工作,每當看到自己教的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上學成才,我內心感到非常充實和滿足,選擇教育事業(yè),我不后悔!”趙衛(wèi)華說。
趙衛(wèi)華老師正在課堂上輔導學生。張佩 攝 21歲時,她滿懷對教育事業(yè)的渴望,走上了教學崗位,在農(nóng)村小學一待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