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底,嘉興女子葉某通過微信群認識了一個叫“花菇?jīng)?rdquo;的人,聊得久了,兩人就成為了朋友。“花菇?jīng)?rdquo;自稱英國留學回來,曾在匯豐銀行上班,目前剛辭職,在成都開了家咖啡館,父親在東陽開有服裝廠,家里經(jīng)濟實力不錯。
在“花菇?jīng)?rdquo;的朋友圈,葉某發(fā)現(xiàn)里面全是其曬出的奢侈品、名牌包以及在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活脫脫一個“白富美”。看了朋友圈里面的照片,葉某對此深信不疑。
今年3月5日,葉某突然接到了“花菇?jīng)?rdquo;的電話,稱其在三亞旅游,錢都在匯豐銀行卡里,而銀行卡不小心消磁了,不能取錢,問葉某是否能借10000元錢,晚上12點后就會還她。
“我覺得她肯定不缺錢”,葉某遂通過支付寶分兩筆將10000元錢轉(zhuǎn)給了“花菇?jīng)?rdquo;。第二天,葉某發(fā)現(xiàn)“花菇?jīng)?rdquo;沒有還錢,“花菇?jīng)?rdquo;在微信上稱自己的微信因為發(fā)紅包的原因又限額了,所以不能及時還錢。到了下午1點30分左右,“花菇?jīng)?rdquo;又打電話給葉某,稱自己在三亞要去購物,還要再借5000元,葉某通過支付寶再次將錢轉(zhuǎn)給了她。
隨后的幾天里,“花菇?jīng)?rdquo;先后以免稅店購物、坐飛機、出去玩手里沒錢等為由向葉某借錢7次,每次5000至10000不等,共計6.8萬余元。
眼看借出的錢越來越多,葉某就一直在微信上問“花菇?jīng)?rdquo;什么時候還錢,而“花菇?jīng)?rdquo;卻始終以卡有問題為由拖著。到了4月4號,葉某無奈下從嘉興趕來義烏找到“花菇?jīng)?rdquo;并報警。
經(jīng)查,“花菇?jīng)?rdquo;系93年四川人李某,無業(yè),并不是自己所宣稱的“白富美”。據(jù)李某父母證實,2008年地震后,在讀初中的李某便輟學隨父母來義烏打工,干了一兩年后就不愿隨父母一起打工,自己出去找事情做,至于干什么,他們也不清楚。而李某父母也不是什么辦服裝廠的,只是在服裝廠幫老板燒飯的,兩個人工資一共也才六七千元。李某詐騙所得也都被其買了高檔衣服、化妝品、包以及旅游消費掉了。
微信中的她日子過得十分滋潤,不僅狂買奢侈品、曬旅游照片,還出手闊綽,經(jīng)常發(fā)大額微信紅包,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