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上海6月26日電 (記者 李姝徵)記者26日從上海警方獲悉,今年以來,針對嚴重侵害市民群眾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上海公安機關始終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的原則,出重拳、下重手,共搗毀“套路貸”犯罪團伙68個,挽回市民群眾損失1.6億余元(人民幣)。特別是6月份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啟動了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套路貸”犯罪專項行動,針對“套路貸”作案手法“變異”情況,深度經(jīng)營打擊,堅持“打財斷血”,始終保持對“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tài)勢。
“套路貸”是指不法分子以無抵押快速放貸為誘餌,以民間借貸為幌子,誘騙或強迫他人陷入借貸圈套。通過精心設計的“套路”手段讓借款人的債務在短時間內(nèi)幾何式倍增,繼而通過暴力討債、虛假訴訟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較大數(shù)額財產(chǎn)(特別是房產(chǎn)),是一種組織性、預謀性強的違法犯罪行為。其主要作案手法包括:
一是制造民間借貸假象。犯罪嫌疑人對外以小額貸款公司名義招攬生意,但實質(zhì)均無金融資質(zhì),并以個人名義與被害人簽訂借款合同,制造個人民間借貸假象。犯罪嫌疑人以“違約金”“保證金”“行業(yè)規(guī)矩”等各種名目騙取被害人簽訂“陰陽合同”“虛高借款合同”以及房產(chǎn)抵押借款合同、房產(chǎn)買賣委托書、房屋租賃合同等顯然不利于被害人的各類合同,有的還要求借款人辦理上述合同的公證手續(xù)。
二是制造銀行流水痕跡。犯罪嫌疑人將虛高后的借款金額轉入借款人銀行賬戶后,要求借款人在銀行柜面將上述款項提現(xiàn),形成“銀行流水與借款合同一致”的證據(jù),但犯罪嫌疑人要求借款人只得保留實際借款金額,其余虛增款額須交還犯罪嫌疑人。有的犯罪嫌疑人刻意讓被害人抱著提取出的現(xiàn)金進行照相,刻意制造被害人已取得所借款額的假象。
三是單方面肆意認定違約。在簽訂借款合同并制作銀行走賬流水后,通過“變相拒收還款”“借款人還背負其它高利貸”等方式和無理借口故意造成或單方面宣稱借款人“違約”,并要求全額償還“虛增債務”,“虛增債務”往往大于本金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
四是惡意壘高借款金額。在借款人無力償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介紹其他假冒的“小額貸款公司”(或“扮演”其他公司)與借款人簽訂新的“虛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賬”,進一步壘高借款金額。
五是軟硬兼施“索債”。犯罪團伙成員自行實施或雇傭社會閑散人員采取暴力手段或軟暴力手段侵害借款人合法權益,滋擾借款人及其近親屬的正常生活秩序,以此向借款人及其近親屬施壓;或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所謂的“合法債權”,實現(xiàn)侵占借款人及其近親屬財產(chǎn)的目的。
傳統(tǒng)形式的“套路貸”違法犯罪被上海公安機關高壓嚴打后,犯罪分子將觸角延伸至互聯(lián)網(wǎng),以正常網(wǎng)絡金融借貸為幌子,炮制出了非法“現(xiàn)金貸”這一“套路貸”新變種。非法“現(xiàn)金貸”具有兩“虛”一“暴”三個特征,即虛假宣傳、虛增債務、暴力催收。
與正常的網(wǎng)絡金融借貸不同的是——非法“現(xiàn)金貸”通過“借貸APP應用”“借貸公眾號”等平臺,以“無抵押、無擔保、無利息”的虛假宣傳誘騙借貸人,通過精心設計的“套路”短時間內(nèi)虛增債務。受害人簽訂借款合同的時候,不僅要提供身份信息、財產(chǎn)信息,還要上傳手機通訊錄、微信通訊錄,或者直接竊取借貸人通訊錄信息。一旦發(fā)生所謂的“違約”情形,犯罪分子就通過微信、“呼死你”電話軟件,對受害人的近親屬、好友及所有社會關系人以騷擾、辱罵、威脅、恐嚇等手段進行暴力催收。(完)